top of page
搜尋

細談馬韁革

  • 作家相片: Potn concept
    Potn concept
  • 2016年7月19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本匠今天希望再詳細說一說馬韁革,與之前說的只是簡單介紹馬韁革的特性有不同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看看。

馬繮革是一種主要用來生產馬繮繩的皮革,採用植鞣工藝(Veg-tan), 因此稱為English bridle leather的皮革,原則上是指採用了特定鞣製方法鞣製出來的皮革的代名詞。

English bridleleather 不一定是英國出產的,之前也有說過不同國家和廠家出產的馬韁革也各有特色。事實上,就連Hermann oak 和W&C都有生產English bridle leather。至於 Hermann oak還會生產traditional bridle leather 來區分English bridle leather。

眾所周知的是,馬韁革鞣製的方法會在鞣製的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蠟和油脂,因此在鞣製的過程中廠家加入的蠟和油脂的種類和含量,以及配套丹寧的使用以及種種神秘配方,都會導致每個製革廠出來的English Bridle leather具有截然不同的風格。

馬韁革的特點,本匠之前也有說過也仔細詳談了,主要是經久耐用(畢竟是製作馬具的)。為了保持馬韁革的特性,很少馬韁革是透染的,而且皮革內部的油脂度都偏低,一開始拿在手裡往往感覺比較僵硬,容易有摺痕。

主要是染料和油脂會大大影響到皮革的耐力和強度,因此大部分正統的馬繮革都非透染,染得往往比較淺.只有表面很薄的一層染料不會滲透到肉層。

就連頂頂大名的J&E馬韁也完全非透染,顏色是呈三層的,分開表面﹑肉層和床面。沒錯﹗雖然你看到皮面和皮底都是藍色,可是一旦切開,中間的芯仍然有肉色的部份。

引用J&E Sedgwick的一段話,馬韁革遠遠不僅僅是將油脂和蠟涂與表面,優質的皮胚,正確的鞣製方法,大量的高強度工序,具備所有的這一切才能鑄就世界上最優秀的馬繮革。

承上一篇,馬繮革最主要的產地來自於英國和美國,當然還有意大利,法國,德國或其他中東國家等等。 如果拋開品質不提,他們的價格主要是英國﹑美國﹑意大利/德國,其中英國有名的廠家有J&E sedgwick, JF&J Baker, Johnwhites, Clayton, Thomas ware &Son, Metroplitan,其中正統做馬具起家的是J&E sedgwick。 Clayton則是做皮帶起家,其他幾家是鞋革起家。美國主要就是兩大巨頭Hermann oak和W&C,大名鼎鼎的Horween是不做繮革和馬具的。

假若各位問本匠各種馬韁的特性,本匠也沒法一一仔細回答,畢竟品牌眾多。以本匠知道的為例,J&E的蠟質比較細膩,變面好像一層雲霧一樣覆蓋皮面,退蠟後皮面光滑度可與馬臀相比,經過一後時間後蠟質又會慢慢自然滲出,以其細緻度聞名皮革行業。

相反,TWS的馬韁革是以表面刷上重蠟為主,以強調出重蠟層的表現,但又與意大利的刷蠟皮有很大分別。 雖然有人說過TWS的蠟層是以機械塗抹,因此會不停掉蠟。 可是,本匠卻覺得應該是手工和機械也有同時使用,畢竟底層的蠟層的感覺還是比一般擦蠟皮要細緻得多。

Clayton的蠟層應該說若隱若現比較合適,它的表面看不出有很重的蠟層,有時候比J&E看上去還要少蠟。可是,放置一段時間後Clayton的馬韁革會浮現出有條紋狀的蠟層,質感細膩。Clayton的皮胚比TWS要挺身,大概是因為以皮帶起家,以耐用度為主。

至於其他國家本匠還未有機會試用,近日更找到有一家德國皮廠製作的馬韁家革呢﹗雖然馬韁革看上去平平無奇,一開始沒有馬臀的鏡面效果,不像重蠟擦蠟皮一樣復古感濃烈,也不像油蠟皮有雙色變化等……但是馬韁革正正反映出細味皮革經時間沈澱的美好之處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
© 2016 by Potnconpet

  • w-facebook
  • Instagram - White Circle
bottom of page